形态描述
头顶和额黑褐色,额中部两侧沿眼缘具黄色狭条;颜淡黄色,具褐色中纵条和侧纵条,毛黄色,中突毛黑褐色。复眼被白短毛。触角基部2节黄褐色,第3节延长,黑褐色,下侧黄褐色;芒羽毛状,黄褐色,端部深色。中胸背板黑色,具光泽,肩胛、盾沟、翅后胛及背板后缘黄色,毛白色,侧缘及后缘具黑色长鬃;小盾片亮黑色,盘凹大而平,几乎占小盾片盘面绝大部分,内毛黄褐色,缘鬃黑色;侧板亮黑色,具2个黄斑,分别位于肩胛和盾沟的正下方。腹部黄色;第1节后缘具1对黑斑,远离侧缘,中部宽间断;第2节具大的黑色梯形斑,仅前、后缘狭黄色,斑前缘中央略呈波形凸出,两侧远离背板侧缘,黄色后缘中央呈三角形向黑斑切入2/3,使黑斑呈1对四边形,但两斑前缘相连;第3节具与前节相近的黑斑,但黄色三角形切入更深且较近斑前缘;第4节全黑色,黄色侧缘在第4节前缘终止;背板被毛白色。足黄色,仅后足腿节端部及后足胫节黑色。翅在前缘室末端具褐斑,在亚缘室末端和上外缘横脉处各具褐色横带,前者宽,后者狭。平衡棒基部黄色,端部红黄色。
大小
国内分布
标本信息
检查5号标本:
福建(建阳黄坑桂林,270-590m,1960.IV.14,1个)、江西(南昌梅岭,1978.IV.18,1个)、云南(勐腊,800m,1981.IV.11,1个;小勐养,950m,1957.V.5,1个)、西藏(亚东,2900m,1978.VIII.24,1个)。
福建(建阳黄坑桂林,270-590m,1960.IV.14,1个)、江西(南昌梅岭,1978.IV.18,1个)、云南(勐腊,800m,1981.IV.11,1个;小勐养,950m,1957.V.5,1个)、西藏(亚东,2900m,1978.VIII.24,1个)。